即使是資本高速膨脹的過去幾年,企業家們發現一個狀況:打造巨頭、持續性的公司變得越來越難了。這對創新的未來意味着什麼呢?

文|James Surowiecki,編譯|天然卷

過去幾年,一系列的創業融資事件充斥於美國的各大城市,當你回頭環顧時,我們會理所當然的相信我們生活在的是一個創業國度。

創業成本的暴跌、數字化工具的普及、早期融資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多樣的產品服務、泡沫般互聯網初創公司浮出水面,《經濟學人》稱這種現象叫做 「Cambrian moment」。舉例說,從2007年到2012年,硅谷拿到種子輪融資的創業者增加了近兩倍。過去5年,風投基金們投資總額達2380億美元,如今已有200多家科技公司被稱作獨角獸,其中每一家估值都超過10億美元。

 

然而,一批經濟學者表示美國創業精神處於下滑趨勢

這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更糟糕的是,這次滑坡已經持續了10年之久。2014年的時候,經濟學家 Ian Hathaway 和 Robert Litan 曾在 Brookings Institution paper 上撰文表示,美國存活不到1年的初創公司在 1978-2011 期間已經倒閉了近一半,尤其是 07-09 年,倒閉速度更是如峭壁一般,雖然之後又有一定緩慢的復蘇。

據商務部消息,自2000年以來,美國土生土長的初創公司數量正呈現銳減趨勢,同樣這也導致美國本土工齡少於1年的打工者數量減少。事實上,儘管當時國家人口數量要少,但2013年美國創業公司的數量卻比1980年來的略少一些,所以說這種減少趨勢並非是老齡化導致的——真相可能就是,如今的美國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喜歡開創自己的事業。正如 Hathaway 和 Litan 所說,這一現象幾乎遍及美國整體經濟的各個領域,甚至是高科技行業。

 

所以是說,美國人已經漸漸失去冒險慾了嗎?

並非如此。前面也提到了,創業公司的數量正在下滑,但其中大多數集中在生活類剛需行業內(經濟學上是這麼說的吧)。這類創始者似乎對於創建一家大公司沒什麼興趣,他們的創業初衷在於干他們喜歡的事,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獨立,避免了跟老闆們打交道,等等。最近幾年,數據表明以這類標籤的創業者已經越來越少。

不過,創業公司大群體中,仍有很小的那一部分創業者與上述所說的創業者有所不同:從最開始,他們就希望做成一家大公司。這些公司的創始人正是那些有潛力成為 「轉折意義」 的人,或許就是下一個 Jeff Bezos 或 Elon Musk,他們也正是我們平日稱作的:初創公司。

這類創業者其實只是美國創業公司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歷史意義上來說,經濟學家 John Haltiwanger 和其他研究者曾表示,他們提供的互聯網工作崗位實際上是一股難以估量的力量。

Haltiwanger 和他的同事們稱之為 「高速增長」 型公司(每年以超過25%的比例貢獻工作崗位),這類公司數量大概只佔所有創業公司的 15%,但他們卻提供了其中近 50% 的工作崗位,而且這些年輕公司們投資得更多,一定程度上,他們在研究創新上也明顯做得要來的更多。

一如既往,這些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誕生速度不減當年,但是如果他們不能以一種有效、系統的方式實現規模化的話,想實現長遠的成功是很難的。另外,如果我們試着去研究這些初創公司對於整體經濟和創新的影響,這些公司在這之中起的份量卻是最重的。

據 Kauffman Foundation 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最近幾年,該類型的高質量初創公司如春筍般開始冒尖。據 MIT 經濟學家 Scott Stern 和 Jorge Guzman 報告顯示,1988-2014年期間,美國共有15個州的初創公司數量並未呈現長時間的下滑。

Stern 和 Guzman 還發現以下幾點可能成為 「高速增長」 型公司的特徵:在德拉維爾州註冊的,有註冊專利的,不是根據創始人名字命名的。他們有發現這類初創公司的比例並未下滑,事實上,2014年更是見證了創業公司們增長潛力的第二次高峰,比如說在舊金山灣區這樣的地方,並不令人驚訝的是,高質量初創公司的比例始終處於一個高峰。

 

今天的科技圈是已經被 Google/Amazon/Facebook 等巨頭所統治的世界

但還是有一個問題。儘管 Stern 和 Guzman 表示 「高速增長」 型初創公司的比例增長速度一如既往,但是如今這些公司不再能像過去那樣成功了。研究者認為,雖說新想法的數量和創新潛力繼續增長,但擁有有效系統的商業模式的初創公司卻呈反比之勢,儘管依然有很多的種子種下去,卻少有參天大樹了。

對此,Stern 和 Guzman 並不清楚其原由。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原住居民」 變得越來越強。但是,有一個想法依然成立: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這樣的商業環境,巨頭也可能隨時就被顛覆,競爭優勢不再像過去那樣難以逾越。就近來說,多個邏輯條理很清晰的例子,亞馬遜如何從一家書店零售商達到了今天的電商巨頭,電子下載和流媒體如何影響了曾經的唱片產業。

但如同 Hathaway 和 Litan 所說的那樣,過去30多年以來,美國產業形態越來越集中,「原住居民」 們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幾乎存在於美國各個行業。所以說,對於已入駐居民來說,優勢變得越來越大,而對於新入行的來說,這就相對而言處於一個劣勢了。

甚至是在科技行業,各個行業無數的創業者開始為分得一杯羹而艱苦奮鬥,但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這個反差就越來越大了,今天的科技圈是已經被 Google/Amazon/Facebook 等巨頭所統治的世界。

短期來看,巨頭林立並不是什麼大事。畢竟 Google、Amazon、Facebook在研發上都投入巨大,比如說 「登月計劃」,這些科技巨頭在人力資源方面也保持高速前進。但是,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需要更多的 「高速增長」 型初創公司,他們能提供新的工作崗位方面,還能推動技術性創新。

2010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原住居民」 們更加傾向於利用開發現有技術和漸進式的創新。與之相對應的是,Kauffman Foundation 報告表示初創公司更可能以前沿科技突破市場。

這意味着,科技的未來掌握在少數科技巨頭的手裡,這並非我們所期待的。我們想要的是科技巨頭和獨立初創公司們共處的一套強大的業內生態系統。保持競爭性、為革命性的企業家們創造機會,為了保證未來科技不會停滯,這或許會是最安全的舉措了。

本文由B12綜合technologyreview.com編譯。


 美國初創公司們為何掙扎於深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