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音樂介質穿越百年,仍然熱度不減,在復古潮流的當下又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的那無疑是黑膠唱片。

這個曾經統治了整個20世紀的音樂格式,在唱片市場日益衰敗的大環境下卻逆勢上揚,在最近幾年開始愈發的流行。據美國唱片工業協會近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 示,2015年上半年美國唱片市場的黑膠音樂銷量達到了九百萬張,而在2014年,全年的黑膠銷量只有十四萬張。 英國的黑膠銷量在最近5年整整翻了10倍數。去年更是達到近21年的最高點,200萬張。

其中,Adele的新專輯《25》發行首周便賣出了22000張黑膠唱片。同時去年6月,16年前被關停的美國黑膠唱片製造工廠Disc Makers也宣布將重啟生產線。美國很多歌星也開始以黑膠唱片作為首發材質。更瘋狂的是,最近台灣黑市流出的盜版《唐朝》黑膠都被瞬間秒殺。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熒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 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1982年,來自瑞典的ABBA組合發行了名為《The Vistors》的專輯,打開了CD唱片的大門。至此,數字信號代替了黑膠的模擬信號。CD對干擾和噪聲不敏感,在音質上帶給人們近乎完美的聽覺享受。 CD的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標準化上等優勢,使得20世紀 80、90年代,CD毫無懸念地霸佔了整個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在CD劇烈的衝擊下,黑膠開始逐步逐漸沒落,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 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而僅僅時隔20年之後,便輪到CD唱片舔嘗昔日對手之痛了,這一次它面對的強敵是流媒體音樂。CD銷量日漸慘淡,黑膠反而重獲生機,而且目前掀起的這股黑膠潮流顯得「方興未艾」。

黑膠唱片占實體唱片份額雖小,但一直都存在,因為有發燒友對其熱情一直沒有中斷過,但最近幾年黑膠唱片的復興主要得益於年輕一代消費者們的青睞,據有關媒體的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半數購買黑膠唱片的顧客年紀在二十五歲以下,其中,在這些購買黑膠唱片的音樂愛好者中,男性要明顯多於女性。

一份英國調查機構ICM2015年發布的研究顯示:在英國,15%的實體音樂介質買來不是為了聽的,無論是黑膠唱片、CD還是傳統磁帶。對於這群人來說, 其實他們購買黑膠唱片並不是因為音樂,在購買黑膠唱片的消費者中,有34%的人根本沒有用過黑膠唱機。這說明34%的消費者可能是為了收藏、為了自己喜歡的歌手或者作為裝飾品。黑膠唱片開始成了潮流和「逼格」的象徵。

在中國由於沒有經歷完整的黑膠文化,很多國人對黑膠的接觸不多,看到唱片店有黑膠出售,往往感覺很興奮、很新鮮,這也是對黑膠追捧的原因。

除了這些之外黑膠能流行起來,在音色上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黑膠聽起來會感覺更溫暖,音色更加柔軟。這是由於黑膠唱片是模擬錄音,沒有對音頻進行限制,所以好的黑膠唱片反而給人更自然真實的感覺。

CD則是光學數字信號,優勢是,CD對干擾和噪聲不敏感,在音質上聽起來聲音很乾凈、很純粹,抗干擾能力強,帶給人們近乎完美的聽覺享受。但音頻指標定得 較低,超高頻和超低頻聲音部分聲音被削減掉。耳朵靈敏的音響發燒友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乾巴巴和毛刺的感覺也就是數碼聲。

其實這是數字採樣導致的,就是把聲音轉換成0和1這樣的過程。比如大家知道視頻是由一幀幀的靜止的圖像構成,當每秒達到15幀的時候,人們會感覺這是視頻 而不是圖像。同樣對音樂連續信號進行點採集的時候,當這些點採集足夠密的時候,人的耳朵開始「誤認為」這是真實的聲音。但是由於無法做到絕對的連續,肯定 會丟失一部分信息,這就是人感到「不真實」的地方,英文名叫:Jitter。再比如很多發音軟件能讀新聞,而且每個字的發音都很標準,但就是不像真人,同理反映到CD就是缺乏一種「臨場感」。

當然黑膠也有很多缺點,相比起CD,黑膠並沒有那麼高保真的音質。而且也很容易受損。設備受到一點震動,就可能會引起跳針,從而損害到黑膠唱片表面精細的螺旋槽。隨着播放次數的增多音質會逐漸劣化。

 

從黑膠唱片、磁帶、CD、MP3到流音樂,獲得音樂的方式變得越來越便利,但卻始終少了一種味道,黑膠除了是一種音樂介質,更是一種藝術品,一種生活方式。

經過時間的洗禮,那些偶然淘到的泛着斑駁的黑膠唱片,雖然殘破,卻記錄了那個時代的音樂、記憶以及它曾經擁有者的故事。



本文由百略網(www.ibailve.com)原創,本文首發於百略網,如需轉載需獲得授權。


 Adele等歐美歌手紛紛推出黑膠唱片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