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帝皇君主制度,從來講求紀律及服從度,「抗拒從嚴,坦白從寬」,這種由上而下的儒家思想觀,在現代中國以至亞洲國家的影響尤在。

服從當權者、接受當權者的領導,一切以當權者為先,父權的威嚴是不容冒犯。今日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沿海發達城市,貴為特區,享有其他城市沒有的特權,但不代表事事可以冒犯中央的權威性,一切仍以當權者有效管治及控制為前提。

由普選的首輪諮詢起,建制派都堅持一個觀點,就是「中央不會屈服於脅迫之下」,言下之意,正是「中央有自己的決定,不會因任何人反對而改變決定」。

另一種論調,指「你對中央硬,中央比你更硬」,亦即無論你說的有沒有道理,對不起,這不是他考慮的範圍,如果你態度不對,中央只會更強硬對待你。邏輯上中央是你的「上頭」,你只可以「勸」、「請求」、「哀求」、「跪求」,明白嗎?因為大家的身份、地位是不對等的。



我不是要指出這思想上的謬誤,因為這種長幼或從屬關係,在中國人社會很普遍,即使在企業管理上,這種層次分明的權力關係,仍有種種深層次的影響:當你還是做「閒」的時候,你深痛惡絕這種不文明的潛規則,可是時而逆轉,當你到達至高無上的位置,你卻時刻提防你的尊貴權力受到干犯。

且不用怪中央破壞對港人的莊嚴承諾,因為中國人對儒家思想的重視,令這種「江湖潛規則」恆久永存。鄧小平當年的韜光養晦,李登輝見蔣經國公時不敢抬頭且坐半椅,出色的政治家有時候懂得權衡輕重,表面上放棄原則,為的是可走更遠的路,待羽翼漸豐,再沒人可擋得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