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圖片

(網上圖片)

中藥「四氣」 、「五味」指甚麼?

有不少病人對中藥一知半解,去找中醫師看病時,她訴說:「我不能吃當歸,受不了補,不能吃生地受不了涼,不能吃北芪、黨參怕燥,還不能……。」在這我先與大家講解中藥的「四氣」 與「五味」。

「四氣」是指四種藥的藥性,『寒、熱、溫、涼』藥物對人體發生的反應。例如;生疔瘡、熱癤時,局部紅腫疼痛,甚至有小便黃色、舌苔發黃體溫上升等熱性病症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一般均可治愈,這說明金銀花、菊花是寒涼之藥。又如怕冷發熱、舌苔白、流清涕、小便清長、感受風寒等寒性病症狀,若用紫蘇、生姜治療,均能消除症狀,這說明紫蘇和生姜是溫熱藥。「溫與熱,寒與涼」只是區分藥性的不同程度,相對來說,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寒涼藥物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於陽證與熱證,陽證指;凡屬急性的、動的、強實的、興奮的、功能亢進的、代謝增高的、進行性的、向外(表)的、向上的証候,都屬於陽證。此外,還有平性藥,藥性比較平和,但實際上也有偏寒偏熱的不同,如茯苓甘平而偏溫,豬苓甘平而偏涼,(臨床上須利尿但不宜過於陰者,往往用茯苓而不用豬苓)。所以仍屬於四氣之內,故在藥性上不稱五氣而稱四氣。

「五味」即藥物的『辛、甘、酸、苦、咸』等五種氣味。另有淡味,因為它的味道不明顯,一般可納入甘的範圍,所以五味,但實際是六味。味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辛:有發散、行氣或補養等作用。一般發汗和行氣的藥物,大多有辛味,某些補養的藥物也有辛味。多用來治療表證,(指病在表淺)和氣血阻滯的病證。如麻黃解表,砂仁行氣,川芎活血等。

、甘:有緩和、補養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和緩急和中的藥物,大多有甘味。多用於治療虛證或用以後和拘急疼痛等,如黃芪補氣;甘草和平緩急;阿膠補血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利用於治療水濕內停,尿不利之症。如滑石、茯苓等能利水。

、酸:有收斂、固澀作用。;用於治療虛汗、泄瀉等症,如金櫻子止遺精,五倍子澀腸止久瀉等。

、苦:有燥濕、瀉下、降氣、堅腎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濕、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有苦味。多用於治療熱症和濕證,如黃連瀉火;大黃瀉下通便;蒼術燥濕;杏仁降氣,知母、黃柏有堅腎作用等。

、咸:有軟堅、潤下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大多有苦味。多用於便秘、位核病等。如芒硝瀉下;牡蠣軟堅散結等

朱伯銓中醫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