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想到Bitcoin或騰訊之類的投資,其實非也,是一位讀者上星期與我飯局時所提出的投資方法,這個回報是他作股票投資的親身經驗。

讀者叫AC,大概比我大十年左右吧,已經看了我的文章多年。話說他看到小弟早前一篇《爸爸的浪漫》之後,很有衝動想約見我談談,分享一下他財務自由的故事與及一些回饋社會的機會。有機會能多交一位朋友,更是我的長期讀者,當然十分樂意。

AC中五後往美國讀書,畢業後繼續在美國工作,他是IT人,在矽谷當工程師,一過就二十多年。95年時,父母以25萬美元購入物業,當時因為計過供款不高,可以分30年供,每月只供幾百美元,絕對可以負擔,所以即使可以full pay,但仍借10萬美元按揭,拿來炒股票。以這10萬美元作本,靠消息炒賣,好快他就將10萬變為。。。0,這是萬幸,因為他當年有接觸孖展,不是負數已算好彩。自此他不常接觸股票,太太亦不許他持太多閒置現金。

2009年回港前,因為一個與前老闆的普通交談而誤出一個道理,令他對公司前景有所啟示。這一點對投資非常重要,而他一直把這點子留在心中。

這個點子沿於公司老闆隨口一句話,他指其實公司請不請人,主要看公司前景,如果有錢賺,自然會請人,無錢賺,就不會請人,甚至炒人。

其實公司管理層中能接觸到公司財務的幾位人士,一定知道公司財政狀況如何,賺錢蝕錢一早就知,對於行業及環境的預測亦有所感覺,所以於請人策略中會相應作出調較。

這代表一家公司請人多寡,員工人數上落,其實某程度上反映了該公司的業績,而這可能比所有局外人的分析都要準確,因為局外人只能看見上一季的數字,而以這方法就可以透過公司動作估計局內人看到的數字。

他曾經向不少朋友提出這個概念,不時會得到負面意見,例如不少公司都會作假,扮請人。他強調這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還要配合多方面的數據,也要看公司本質。

隨著他跟不同朋友討論過,與他一起投入這個數據分析的總共有三人,他們多是前同事,四個人分享數據,互相討論及總結分析,卻不是一家公司,只是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人行必有我師,四人一起賺錢更易(這一句是我作的),當他們分享過後,就各自各投資,動用的錢也是各自各的。

所以很有趣地,四個人回報情況各異,賺最多的是AC。2014年由儲蓄起來的1萬美元開始(本金小,因為太太是財務大臣),頭一年已經變為30萬美元,到2017年達到600萬美元。而四位之中,有位是前公司經理,回報也不錯,有10多倍。反而其中一位對數字最敏感、對處理數據最有興趣的前同事,回報卻只得每年10%左右。

對於這樣的回報率偏差,他也不明原因,有時候,即使四人一起確認同一支股票,他買會賺錢,朋友買可以蝕,要解釋的話,只能說時機、注碼與心態吧。有時前同事贏面大會縮、輸面大又捨不得走,對注碼控制得不好,或因此出現如此結果。又或者,如AC於飯局中多次提到,這可能是神的安排。

當然,我也有問問他操作如何。他多是做trading,會買入,也會沽空,所買的都是美國科技股,所投資的公司都要有相對大的交易額,每天至少有30萬股成交量。主要是預期公司將會公佈業績的好壞,若他們所得出的結論與市場的預期有很大落差時,他們就會出手,待公佈業績後就會獲利。

例如某公司一向業績平平無奇,每年業績差不多,這季度甚至市場覺得它有所倒退,但若他們看過手上數據,預計到這家公司所出的業績將會很好,應該能令市場「跌眼鏡」的話,他們就會買入,到公佈業績後,市場發現其業績超過市場預期而令股票急升,他們就會獲利離場。

按這個投資方法,經驗告訴他沽空比起買入能賺得更多,即找到公司業績比市場預期為差的股票會出現更大波幅,因為恐慌的連鎖反應相對較大,即「沽冧市」比「買煙花」賺得更多更快。

我問問他有沒有代表作,他分享了一個代表作,是一個買盤。他早前於NVIDIA的業績期前買入了300萬美元,當它一出業績,正如他們所想,超乎市場預期,其股價一天大升3成多,一個散戶,一個deal,一天時間,大賺100萬美元,嚇死人。

這個代表作的重點是投入金額高,以前他都會用槓桿,身家暴漲了之後,他都不用槓桿了。財務自由的他,已經拿出部分資金找穩當地方「泊錢」,如買入大藍籌、公用股,或投資親友的一些內地建設項目。正正由於早已取回不少贏利,所以才會一下子落一個300萬美元的買盤,本來一個一百幾十萬美元的買盤會令他睡不著,但今天300萬美元買盤都不滴汗了。

討論過AC的投資方法,有幾點大家需要注意的。首先,這個方法需要相當多時間去處理數據及分析,他與幾位拍檔已是研究多年,談到怎樣避開「假請人」的方法,他隨意已經說到很多需要看的資料,如該公司是否有收購合併?往日請人有多真實?往日人數多寡與其業績反應是否有關聯?並不是單單指某公司多請300人就是好的。

其次,大家別以為可以簡單拿個冧巴就可以,他也提到,四位拍檔,分享同樣的數據,分享同樣的研究,所得出的回報率都相差甚遠,或許需要配合不少內功心法吧。

第三,他所投資的其實是他熟識的領域,20年來所有trading都集中於美國科技股,他於這個領域工作20多年,可見的未來科技世界是我看不到的,懂得運用自身的強項。

第四,2014年至2017年期間,在美國科技股市並沒有很嚴重的大事發生,沒有股災也沒有短線爆升,於這平平無奇的時期也可以有這樣的回報,相信這個投資方法算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法。相對一些賭單邊、發國難財、金融海嘯沽債一名驚人、又或者騎著Bitcoin與騰訊的大升浪之類,此方法更完整可閱。

第五,600倍的回報結果很多時是來自後期的回報。第一年30倍是十分驚人,但實際金額都只是30萬美元,而後期投資金額越來越大,一天就能賺到100萬美元。可見每套方法都是萬事起頭難,需要時間去累積經驗與驗證可行性。

第六,風險上也有不錯的考慮,包括所運用的資金是閒錢、後期沒有再做槓桿、所選的是熟識的領域、投資的股票要有充足的成交量等,算把風險管理得很好。

第七,他最聰明的地方是賺到了可觀財富之後,懂得防守、保本,計算財務自由所需的現金流,抽起部分資金投入穩當資產,令自己「上岸」。這動作聰明之餘,其實不容易做得到,因為人多是貪的,三年賺得600倍,全力再去,多三年不就是數十億嗎?事實證明,不貪的心態,反而得到更多。

第八,他多次提到神的引領,因為他自問投資不是太叻,很早期讓他輸清,當時感到損失嚴重,但回頭看只是小數目,若不是那一次,他可能今天仍與大部分身邊朋友一樣地聽消息投資。誤打誤撞讓他領悟到方法,誤打誤撞又遇上了財務自由這概念,令他考慮保本,從而更放膽進攻,反而賺得更多。很有趣,他與朋友談及財自概念,不少總是接受不來,連討論每年的支出數目都鬧得面紅耳赤,有時實在講緣份,或真的是神的引領。

第九,勇於嘗試,屢敗屢試,不斷學習。20多年trading,19年都是硏究不同投資方法而止蝕離場,最後終於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第十,他樂意分享,更討論一些回饋社會的理念。不少隱形富豪發財後都會「隱形」,若誤出了一套成功致富方法,多懶得與人分享,更加不會考慮什麼回饋社會的舉動,因此實在難得。當然,即使這位隱形富豪今次與我分享過後,仍可以繼續「隱形」,哈哈。

他坐下來第一句問我是否有宗教信仰,我並沒有,他以為我有,因為我的文章充滿正能量,沒有信仰不容易寫出來。其實我在想,若真的有神,祂把這個財富放到他手上,一定有些啟示,又要讓我認識到他,太奇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