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看不少有關炒賣細價股的影片與書籍,對了解股票世界很有幫助。當中涉及很多財技,雖然並非我杯茶,但至少明白人家在玩什麼,金錢世界有什麼陷阱,不要做一位太純情的價值投資者。



近年在股票投資界中,出現了一個派別,財技分析派,他們投資股票的賺錢理念主要為捉大戶手影,了解莊家意念,從上市條例中找賺錢機會。如果能成功閱讀莊家財技,在適當時候買入賣出,自然可能「搭順風車」賺錢。

閱讀莊家財技,當中不少操作實在高深,包括貨乾不乾?即貨源是否集中在莊家手上,越集中就越乾,有如炒粉麵飯,越乾就越好炒。

曾經聽過財技高手指要股價升非常容易,只要買,它就能升了。所以,莊家要炒高炒低容易,但難就難在散貨。聽到這個論點,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與我一向認識的股票世界很不一樣。

情況就好像我有一批特別的石頭,石頭價格取決於買賣成交,但這批石頭只有我有,定價多少由我決定,我與幾位相熟朋友買入賣出,把價格打高打低,容易非常。而問題是如何把不值錢的石頭價格打高後,再以這個不合理的價格賣給他人換取資金,這才是最難的地方。

我們會問,無厘頭一堆石頭,一般人又怎會買呢?莊家大戶每天就是在研究這些命題,常用的方法至少有兩種。

第一個方法是買賣成交所造出的價格越來越高,慢慢造出一個上升的勢頭,價格升又有成交,自然會引來「魚兒」進來。這是人性,散戶的習性,當見到某物品的買賣成交價越升越高,轉手就賺大錢,很容易心思思加入買賣。最後投入資金,買入石頭,博石頭價格繼續升。

第二個方法是一開始把不值分文的石頭價格打高,高到極不合理,再由高位下跌派貨。例如一些股票總市值只有一兩億元,正常散戶不會買入,但若這股票總市值曾經被炒高至300億元,當它價格突然跌去九成至30億元,散戶就感到這很便宜,因為這股票曾經試過市值300億元,如今只得30億元市值,因此積極買貨。於是,莊家就能以原來的10倍20倍的利潤走貨。

當然,若個池塘不夠水,不夠魚,就會很難炒,什麼財技都很難應用,莊家賺錢有時需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聽到這裡,感覺十分厲害,亦十分可怕,因自知這只是皮毛,真正的財技還多的是。的確,要學懂一招半式都不容易,所以多了解也只是希望知多一點為求自保。忽發奇想,財技派投資者,甚至是莊家,對社會有何好處呢?

財技股的賺錢模式其實在零和遊戲中,所賺的錢都要人家賠,整個思維操作都在計算如何賺散戶錢,似乎對社會沒多大貢獻。

當我想想其他投資操作,或多或少都想到一些貢獻。例如近年部分人不太喜歡的物業投資者,常被指對社會沒有貢獻,但其實他們也在積極活化社會資源。

好像近日得知朋友投資工廈,把工廈劏成細份出租。其實如果沒有這位朋友,那工廈一直是一個荒廢已久的地方,對寸金呎土的香港來說是一個浪費,而朋友按市場需求把這塊資源裝修後租出,賺取現金流之餘,某程度上也在推動社會經濟。

還有物業投資者中的炒家,他們又有何貢獻呢?在樓市低潮時,誰敢買樓?好像沙士,樓價跌,全城不敢買樓,物業投資者卻很樂意買入並持有。到樓價高潮時貨少、需求大,誰在賣貨?又是物業投資者吧。他們沒有自住需要,偏偏在樓價高與低時作出投資行為,出色的炒家,會於貨多時儲貨,貨少時出貨,填補市場不足,他們賺差價之同時,也對社會有所貢獻。我們看看近年沒有炒家的樓市變成怎樣,施永青也曾經於報章上談過炒家的重要性。

股票價值投資者又如何?巴菲特曾經形容過自己的角色,他在做資金安置的工作,替需要資金的好公司找資金,同時又替資金找出路與回報。這令我想起商務印書館的宗旨,「替讀者找著作,替著作找讀者」,同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有時自己在做一件事,想想對社會有何貢獻,這是賺錢以外的另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