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小便從大富翁遊戲中,學懂了在遊戲規則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了,這可說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現實生活何嘗不是在制度下進行了利益分配!?令參與遊戲者貧富懸殊,這是宿命嗎?又不是!因為人是可以力爭上游去改變在遊戲中的角色的,但如果我們不去付出努力改變這個角色,命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規劃的,除了稅制、資產、學識、地位之外,社會中分配財富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機制,就是政府如何安排富者資助草根人士的方式和比例。 

博客亮劍提出的「香港人養香港人」正正是認為香港政府長期規劃一個有資產者去支持一個草根人士的比例,事實上,香港的公屋及私樓的數字去到1986年兩者幾乎是一樣,這亦是香港地產神話的由來,當香港環境富裕之後,住公屋的人就成為私樓的強大購買力,即使去到2017年的今天,私樓的數字其實和公屋居屋相加的數字也相差不遠,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包括居屋到了今日大部份人已經供滿了樓,所以有資產者的比例佔了香港的大多數,如果這些大多數的資產是過份借貸的話,香港就會出現跌市,但是香港有60-70%的都是供滿了樓,所以香港容易出現「升災」。 

所以當地產霸權成為香港大富翁遊戲的最大利益者的時候,如果我們要改變也必須明白有資產者正正是支持公屋資助人士的人,有政客提議將公屋大量增加,我同意的,但必須要尊重有關的分配平衡,公屋居民和租樓自住的租客也必須要明白,在香港的大富翁遊戲上,其實他們並不是一個有利的角色。 

梁振英特首在任內的確是整頓了不少之前香港的地產霸權局面,但挑戰永遠在前面,未來龐大的粵港澳大灣區,又是一個完全不同遊戲規則的大富翁遊戲,作為香港的中型企業老闆,我嚴陣以待,作為香港年輕人的長輩,我多年都提倡新一代「愈早買樓愈好」,正正是因為香港人要面對走向大都會的變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