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經因素的改變,樓市狀況瞬息萬變!本地首富日前宣佈旗下長和系重組結構,這兩間以港為基的超大型巨企的舉動,除影響著旗下以萬計的僱員生計外,更對本地的商業生態及投資信心起實質作用!作為香港主要產業的地產業,長和系的重組,是否會影響2015年香港樓市的進程? 在一眾記者追問之下,李先生語重心長回應,香港從前地價一直貴過建築費,但由於建築費及工資年年上升,現在很多新界區項目的建築成本已貴過地價了!

超人一向被公認見解獨到,不少香港人置業以他馬首是瞻,從他說話隱然看到影響樓價的結構因素,顯然已靜俏俏由過去地價主導轉變為今後以建築成本主導。以下是筆者的推想,過去一年多以來. ,政府一改賣地沿用公開拍賣方式為招標,成功避免了現場拍賣氣氛過度推高地價,可是,新成為主導因素的建築成本,其上升幅度正好抵消了地價回軟。

既然樓市前景可望平穩,自然就會刺激一些市民萌生入市置業的念頭,而對於新婚打算首置的人而言,在他們置業路前有兩度關卡。

第一關卡是入息審查,要通過壓力測試合格,簡單的說就是要具備抵受加息三厘的供款能力,新婚一族比較容易克服,因為結婚後兩人一起生活,所以置業始終是上策,因為供畢樓款便擁有自已的物業,而且合併兩人的收入,不難通過壓力測試!

第二關卡是儲足首期,這是許多新婚人士無法克服的現實,就算他們願意省吃儉用,表面上看是行得通的,可實際卻不是,因為在儲蓄的同一期間,樓價又再上升了不少,以致原定的首期款額也要增加,所以如果樓價持續上升,新婚一族便會因為儲不到足夠的首期,永遠上不了車做業主!

舉一個實例,假設一個單位在2014年初樓價是400萬元,購入單位的首期是120萬元,可是到了年底時,樓價已經上升了約11%,該單位的樓價升至444萬元,需要的3成首期是133萬元,因此縱然該新婚夫婦辛苦儲夠原定首期120萬元,除非可多籌13萬元,他們還是不具置業資格!

一位家底富裕的朋友最近就對我說,他兒子是高收入的專業人士,過去一直表示要自食其力儲夠首期置業,以他的收入及社會地位,對上車盤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的細碼樓,最近便屈服於追不到首期的差額而開腔要父親襄助,才得以達成上車置業的願望。

朋友慨嘆,像他兒子這樣高收入,置業還是受制於首期,若非自已出手襄助,今天還是無法上車,草根階層置業難度,可想而知,政府要認真想辦法扶持呀!

 

富山地產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柯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