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3 吳靄儀 法政隨筆

港督尤德的圖片搜尋結果

(網上圖片)

英國國家檔案館最近的一批檔案解封,令前港督尤德事蹟又受到香港傳媒注視,特別指出他當年為了香港利益,不同意增加港督的權力。其實這並不出奇。

尤德接替深得民心的麥理浩,他的主要任務其實是即將展開的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麥理浩對我們說,尤德的官比他大,地位比他高,他出任港督對香港有利。之前數年,麥理浩成立了一個習慣,不時約一批年輕專業人士到督轅府吃飯談天,對香港事務發表意見。尤德上任後「接收」了這一群。我第一次見尤德,是他履新後才幾天,足見他對年輕人的重視。當時任新界事務司的鍾逸傑,在他元洲仔的官邸設午餐,就請尤德和他的夫人彭雯麗,餐桌擺在戶外,增加輕鬆氣氛,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尤德個性嚴肅,不苟言笑,與富幽默感的「高佬麥」迥異,但夫人玉水溫藹,令人油然生親敬之感。無論如何,我們這一群不懂轉彎抹角,直言無忌(起碼我就是),說到批評英國政府,最着緊講清楚,不管是否有禮貌。尤德不是善於掩飾之人,有時看到他面色一沉,但還是忍着聽。這頓午飯,吃足一個下午,不是敷衍交際。

後來中英談判展開,尤德中、英、港三地僕僕風塵,這種聚面難得再續。當時雖是香港前途,但中方拒絕讓香港有代表參加談判,不許有「三腳」,英方於是由香港總督為英方談判團隊的一名成員,透過他諮詢及代表港人。由於談判內容保密,不能公開諮詢,尤德採取了一系列安排,包括讓當年的新聞處長張敏儀列席行政局,預聞談判進展。另一名刺探民情的是副政治顧問Margolis。談判膠着,1984 年7 月,港府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目標是「逐步建立一個政制,使其權力穩固地立根於香港,有充分權威代表香港人的意見,同時更能較直接向港人負責」。9 月,中英草簽聯合聲明,這個意願煙消風散。

1986 年12 月5 日,尤德任上在北京猝然逝世,靈柩運抵香港舉殯,添馬鑑三軍鳴炮17響致敬,傳聞靈柩隊伍經立法局大樓,有一白色粉蝶飛出,停在棺上,一直陪伴至聖約翰大教堂。


 尤德(吳靄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