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首份報告,內容涉及不少影響樓市的最基礎元素,而從反對聲中也反映出部份香港人觀念上的謬誤,值得討論。

 

有關建議認為市民能更普遍擁有物業,可令社會更和諧及市民可得到更多的保障,筆者作為「磚本位」理論的創論者當然同意這看法,世界經濟正步入「後美國年代」,美元積弱,世界經濟動盪不安,各國也量化貨幣,無產者是最大輸家,政府要做的是減少輸家,增加有資產者是最佳的方法之一。

 

基金提出,應審視郊野公園範圍用地,是否可作為興建住宅用途,很對,環保其實是管理的問題,不是是否開發土地的問題,近年一些人炒作了「開發等於破壞環境」是十分錯的觀念。

 

基金更建議「補貼置業計劃」,日後資助房屋都可租可買,住戶可以低至5折的優惠價「上車」,目標是令8成港人可做業主,我十分同意,香港近年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社會怨氣日大,其中一個原因正正是置業困難,其實,龐大供應並不一定會砍低樓價,完全在乎政府政策的運作基制及公關技術是否成熟,十多年來,也有人炒作「多供應等於小業主末日」,也是不成熟而且極錯的觀點。

 

用地興建免地價房屋,以成本價售予青年作首置的建議,很好,正本清源;「先租後買」,也很對!但「亦可選擇在補貼的情況下自置居所,補價會鎖定於買入時水平,即使將來樓價下跌,亦有對沖機制。」這點很受各界質疑,事實上也太理想化,傳統居屋的成功,在於地價上的實質獲利令有關政策並沒有補貼受眾,如要將居屋成為補貼項目(縱使政府只是擔保角色),在政治上難受支持啊!更重要是,我們資助年輕人之餘也應給他們承擔「他們能承受的風險」的,太完美反成害。

 

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足夠土地才可能達到以上的理想,年輕人上車之夢仍是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