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AKB總選舉,有說渡邊麻友的粉絲覺得,麻友由第一排到第三,是因為柏木由紀「𠝹了」她票,由速報到結果,都是指原一柏木二渡邊三,令指原「執死雞」,又排第一了。

朋友在香港,看到香港某些泛民的政客不斷在自己的社交網路及傳媒中說,雨傘運動後參加參政的「傘兵」政團𠝹了傳統泛民政團的票,於是,親泛民的傳媒機構以至左翼陣營的社工、民運團體,都鋪天蓋地的打壓、抹黑新參政的「傘兵」:指他們曾見過中聯辦官員、也有人曾在左報實習云云。

這些故事,看在我眼裏,實屬搞笑。

首先,「𠝹票」是有條件的。𠝹票,屬香港政圈的術語,意指兩個類似政治理念的候選人於同一選區參選,分薄了同政治理念的支持者,就令持相反政治理念的候選人會當選。

而需要互𠝹,是有條件的。簡言之,就是候選人需要屬性上異常相似或重疊,才會有互𠝹的關係。比方說,是次麗閣選區,民協的資深老議員馮檢基遭前黨友挑戰,兩個「同屬性的候選人」出現(中年男人、自稱泛民理念、自稱支持民主發展、以地區工作籠絡民心),以至上屆超級區議會選舉,工聯會的陳婉嫻投訴,指同屬女性、同屬建制派系候選人於早上7:30票站還沒有開,就在票站大叫「嫻姐夠票啦全部人改投_〇聯」,就是𠝹票。但當兩個候選人,只是自稱同屬泛民「光譜」,但主張各有分別,「𠝹票說」其實不能成立。有人參選,就只屬正常競爭。票投出來,印了你的名字,才是你的。為何某些政客會覺得那些票,一定會投給你?而新參者,就是𠝹票?

以AKB 總選的情況來說,渡邊麻友和指原莉乃,不屬「𠝹票」之列。兩者的粉絲追求的東西不同,渡邊的粉絲,不投渡邊,都不會投到指原。反之,有說柏木由紀和渡邊麻友被華語網民稱為「麻油雞」(まゆき、Muyuki的諧音)組合,兩者同屬 team B,屬性相近(都被稱為妹妹性),兩者也有宅屬(渡邊是動漫宅、柏木是偶像宅),渡邊的粉絲可能因為都喜歡柏木由紀,而輕推左一下,留一票給她,就真的是「𠝹票」。而其他的AKB例子,其實是對抗性強的,如前田敦子及大島優子的初期對抗,到最近的W松井(松井珠理奈及松玲奈),各人的粉絲討厭對家的程度,於網路上經常看到的「黑言論」就可知一二。

以AKB談香港議會選舉的𠝹票,當然有一個盲點。因為AKB是赤裸的資本主義掛帥選舉(肯多買單曲就可以投票)基於「一人多票」,所以選民的轉推,是「完全轉」抑或「部份轉」,不能完全類比。

然而,談到AKB,香港某泛民政黨的中生代議員區諾軒先生也有寫過AKB選舉的重要性。區氏有日本留學經驗,好像也有在網台做一些關於日本流行文化的討論節目。他就在評台網站寫過文章,討論 AKB選舉:

*  *  *  *  *  *  *  

即使以購買單曲或加入歌迷會便能投票不算是民主制度,但年輕人對此樂此不疲,有其社會背景。一直以來,日本雖然是民主國家,但自民黨長年執政,很多人覺得「執政黨什麼都贊成,反對黨什麼都反對」便是政治,而特別在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後,日本人對於政客的信心更是跌至低點,更覺選誰都一樣。有些人期待像小泉純一郎的強勢領導人領導政壇,橋下徹、安倍晉三不是沒有個人魅力,但他們的右翼思想又不是人人接受,人們對於投票的無力感相當大。相反AKB48的民主遊戲反而比較有力——至少相信自己買碟投票,可以與偶像同行,為偶像達成到達頂點的心願。而握手會、寫真會、劇場公演就是和偶像建立關係、評斷偶像表現的地方,不喜歡的我反正可以「轉推」。
這種「有得揀」的感覺,還要故事支撐的。我覺得AKB48的總選能夠讓人覺得有競爭,從初代前田敦子和大島優子之爭便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對於很多粉絲來說,她們都很有才華,但前田卻特別受秋元康君權神授,一直是「不動Center」,大島無論做得多好,如何改變自己定位爭取粉絲支持,甚至在第二次總選舉拿到第一位,唱了AKB至今最有名的歌曲heavy rotation,營運接着宣布總選舉結果只限當次單曲,然後領頭的位置都交回給前田。……那種執政、在野觀便在當時形成,粉絲投票給前田是因為認同她,但投票給大島的粉絲更是因為不認同營運冷落大島而向營運反抗的。這種不同故事間的競爭便成為在選舉投票的魅力。當然有種說法是,這些都只是營運故意建構出來的,但至少大家相信並參與其中。

(評台網站:http://goo.gl/1ibg46,2014 年 06 月 09 日。資料取於2015年11月29日)

*  *  *  *  *  *  

我想,泛民的政客清楚知道,投票意欲,往往源自「有得揀」的感覺,而且需要關係、故事支持。老泛民政黨長期以來有沒有給人「有得揀」的感覺呢?他們的立法會議員,平均年齡幾歲呢?這些年來,除了阿姐們叫人傻仔、後生一輩說新人於紅燈區派一樓一指南之外,有沒有「故事」給人家消費呢?反觀最這陣子各陣營對新人鋪天蓋地的報道和宣傳,都為網友提供了談資,去為那些平板無聊的政治選舉,提供了很多樂趣。

點票之時,有網友說如果黃埔東選區可以勝出,就有人會在城市大學某地只穿內褲遊街示眾。也有「傘兵」,西環飛躍動力的伍永德說,會裸上身煮東西給他的助選友好吃。以區氏以前田大島之鬥作例,指「投票給大島的粉絲更是因為不認同營運冷落大島而向營運反抗的」,當然有不少大島推會不同意。但我相信,區氏應該很明白,不投給泛民的人,就是「向營運反抗」也是一種投票的「理由」。文化研究學者濱野智史2012年寫的小書《前田敦子超越基督教:以宗教存在的AKB》(前田敦子はキリストを超えた: 〈宗教〉としてのAKB48)中,也有提及前田的成功,是因為前田有「利他性」。

從傘兵選後的「公關工作」去看,伍永德即使輸了,也脫了衣服為助選友好煮食。灣仔大坑的候任議員也拒絕了陳岳鵬副局長的飲茶邀約。可見他們都在公關中,透露他們的組織(支持他們的選民)比個人大的訊息。反觀泛民政團,有些開記者會,猙眉怒目的向市民說「我們已做得好好」,要不就是指責這人𠝹票那人別有用心,好像自己的政治地位比選他們出來的人要大。

這種「故事」的建構,會令人如何投票呢?最後,前田先走,大島坐正了,仍是輸給被安排開發新票源(九州票)的指原莉乃。投給指原的人,應該是不會投給大島的。而大島走後,粉絲們關心的,就是大島推的一眾,會轉向支持什麼人。

這些都是AKB和AKB粉教我的事。從流行文化中的智慧引申到香港選舉,一點也不難明白。只是,有些香港人,總是看輕日本流行文化。說白了,再沒意思。



 https://www.facebook.com/kengo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