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又到了過敏大爆發的季節,症狀總是反覆發作無法根治好難受,想找出過敏原,卻不知如何下手,檢測項目數十、上百種,洋洋灑灑一長串,報告每個字拆開都認識,組在一起就變籤詩好難懂,最新一季《華人健康網》健康調查局「自己的健康自己說—過敏篇」單元問卷統計發現,有18%的人做過但覺得沒用,也有26%的人認為浪費錢,完全不想嘗試。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覺得自己花冤枉錢呢?

「過敏原檢測」能夠告訴我們的事

鈞賀診所家醫科鄭鈞云醫師表示,如果要做到最準確的檢測結果,在實務操作上有很大的困難,因為需要在完全排除其他飲食的情況下一個個測,這世界上可能的過敏原就超過千種,即便現在市面上檢測技術可支持的過敏原選項甚至包含巧克力、茶、中藥、調味料…等也可高達超過200種,等到全部做完一輪,至少也得算年以上,根本不可能達成,因為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精準,所以才會有些人覺得沒用吧。

坦白說,多數人都不算完全健康,多多少少會有些問題,全國大約有五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有過敏體質,大致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急性過敏通常受空氣汙染影響較大,比如結膜炎、瘋狂打噴嚏,大約在2小時內發作,較容易被注意到,但有不少慢性過敏容易被忽略。像診所常會遇到不少民眾在檢測完之後,對報告結果感到吃驚,舉例說明,有人可能對蘋果有輕微過敏,因為症狀不明顯(如:頭痛、黑眼圈、腸胃不適)就沒注意,其實過敏原已經慢慢在體內累積,等到爆發的那天正巧吃了香蕉開始有一些急性症狀,就誤以為是香蕉惹禍,反而以後不敢吃香蕉卻不停吃蘋果,然後對過敏好不了感到莫名其妙,歸根究底根本搞錯過敏原,而「過敏原檢測」就可以幫助民眾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出「可能」的過敏因子。

甚麼樣的人需要「過敏原檢測」

鄭鈞云醫師建議以下幾種人比較需要進行過敏原檢測:

1.已經有明顯過敏現象。

2.父母親有過敏體質。

3.有些症狀怎麼樣都治不好,也查不出原因。

4.孕期、哺乳期婦女。人體大約在18歲左右免疫系統才會完全建立,在小時候都有可能因為羊水、哺乳傳遞過敏原,如果體質無法自然產生抵抗力的話,就會累積在體內養成過敏體質。

醫師也提醒,民眾在選擇過敏原檢測方案的時候,建議能將急性和慢性檢測一併作完整,常常會遇到的實際案例是,覺得項目這麼多,這次先做幾項,其他可以下次再補,但這是錯誤的喔,過敏原檢測無法用補的,每次檢測都要全部重新來一遍才準確,千萬別有下次補做的想法,不然才是真正的花冤枉錢。

檢測出過敏原之後 該如何應對

在發現過敏原之後該怎麼做?家醫科醫師鄭鈞云提出以下兩步驟:

步驟一:避免繼續頻繁接觸該項過敏原。

步驟二:重建腸胃道健康。

為甚麼過敏需要重建腸胃道呢?鄭醫師舉例,腸胃道就像牆壁,表層的腸黏膜就像防水漆,如果牆壁滲水進去了,就容易產生壁癌、發霉、磁磚脫落等問題,道理相同,腸胃也需要腸黏膜的保護才不會漏水,讓身體孳生病菌。

醫師特別叮嚀,如果腸胃已有像是幽門桿菌等細菌存在的話,得要先殺菌再補充益生菌才能成功建立優勢菌叢,否則事倍功半。要維持良好的腸道環境另外還需要足夠的酵素(如甜菜鹼或蔬果酵素)及可修復腸黏膜的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左旋麩醯胺酸雖是非必需胺基酸,會存在一般飲食如肉類、奶類等食物當中,但含量並不高,如果長期免疫力不佳、腸漏症或癌症治療後的黏膜受損患者需要補充的話,則需採取高劑量的保健食品補充才足夠。





最新一季《華人健康網》健康調查局「自己的健康自己說—過敏篇」單元問卷統計發現,有18%的人做過但覺得沒用,也有26%的人認為浪費錢,完全不想嘗試。

腸胃道就像牆壁,表層的腸黏膜就像防水漆,如果牆壁滲水進去了,就容易產生壁癌、發霉、磁磚脫落等問題,道理相同,腸胃也需要腸黏膜的保護才不會漏水,讓身體孳生病菌。

 過敏原檢測像籤詩好難懂 怎麼做才不會花冤枉錢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