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息浪潮今年來到一個新高點,通膨壓力尚未緩解,面對全球經濟緩步復甦,國內的房市受到多大的影響?以實價登錄資料來看,今年1月~8月的交易量,較去年衰退了13.2%,呈現「量縮」的局面。

但是,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統計,截至8月,今年交易量達到5.4萬件,總銷金額達8575億3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件數增加3.6%,總銷金額成長7.3%,顯示市場「買氣回溫」。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掃除投機

既然「買氣回溫」,怎麼又會出現「量縮」的狀況?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以今年1月~8月的交易量衰退超過1成幅度,加上7月及8月 單月銷售量都在2萬5000戶多一點,預估到年底前的4個月時間內,銷售超過2萬5000戶的會有2個月,受到選舉影響,低於2萬5000戶的也會有2個月,平均起來大約就是這個數字,而這個數字跟去年同時期約略相當,2023年房市將以「量縮」畫下句點。

分析主要原因,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倡議提出後,漸漸的對市場產生影響,不僅壓縮了預售屋的短期交易,也阻止了持有預售屋的投機客進入市場,在真正完成修法前已經對市場產生了量縮的引導。一直到了實施後,一般的短期交易投機其實已經很少進入市場,反而促進今年度整體交易,預售屋的交易量反比去年回升。

葉凌棋認為,2021年時預售屋市場爆量,2022年量降下來可以說是修法對市場的引導作用。對量縮的幅度其實不悲觀,主要是量縮的幅度不大,其次更重要的是房屋的價格還穩定小幅的上升。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今年1月~8月的交易量,較去年衰退了13.2%,呈現「量縮」的局面。胡華勝攝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今年1月~8月的交易量,較去年衰退了13.2%,呈現「量縮」的局面。胡華勝攝

 

平均地權反讓預售屋買氣加溫

葉凌棋進一步分析,7月1日正式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因具備4大優勢,讓預售買氣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包括:

1. 不溯及既往。

2. 預售屋具備低自備款。

3. 付款輕鬆。

4. 屋況新及可客變優勢。

在買氣回溫部分,觀察七大都會區預售交易市況,以台南及高雄的表現最佳,不論是交易量或是總銷均成長超過2成。此外,要注意的是新竹縣市,交易量增幅雖然小,但是總銷金額卻大增22.5%,也突顯出新竹縣市房價的水漲船高。

另外從核發建照數、新屋開工及使用執照核發等3個條件來看,2023年1月~7月全台建照年減14%,是近4年來的最低數字;新屋開工數量也減少8%,顯示建商對推出新案態度趨於保守;至於使用執照則有3%的成長,主要是建商新屋完工得趕快把房屋銷售出去,認列營收進帳,有銷售的壓力,再者,現在取得使用執照,扣除工期,這些新成屋都是2~3年前動工的案子,市況不盡相同。

簡單來說,今年房市量縮主要是少了過去看到的預售屋投機客,市場需求回歸到自用基本面,價格也出現緩步上揚,顯示需求穩定情況。美國vvk美國vvk增大丸美國vvk增大膠囊美國maxman美國maxman增大丸美國maxman增大膠囊美國goodman美國goodman增大丸美國goodman增大膠囊加拿大vimax增大丸加拿大vimax增大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