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ViuTV 截圖)

《全民造星 3》總決賽落幕,眾人愛戴的「折骨 Ben」獲得冠軍,ViuTV 獲得掌聲,觀眾至少獲得娛樂。

如主持人在節目開始時說:「老實講,呢個節目似乎發揮返以前電視節目的作用,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話題。」

坦白說,寫以下文章要鼓起百二分勇氣。畢竟《造星》為人詬病之處無數——作為 talentshow,它的參賽者大部分歌不精舞不勁(兩者兼顧的恐怕近乎零),他們的技藝,別跟中台外地的選秀節目比較了,就連令觀眾耳朵不受罪地完成一個演出,有時都做不了。

廣告

 

同時,作為一個真人騷,《造星》背負所有同類型節目都承受的批評——評判不公(「藍燈燈」)、節目「內定」、「造馬」(「花姐契仔實入啦」)、製作剪接過分戲劇化(好人和壞人像兩塊原封不動的鐵板),一句總結,「做騷之嘛!」

更重要是,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香港社會如今陷入什麼環境。惡法架在眾人頸項上,每早醒來不知誰又會被捕、被下監,更不知道城市哪個制度、哪個板塊又會整個(被)崩坍。大風大雨下,還在討論誰是冠軍,還在談論一個電視節目,以至香港流行文化的風花雪月,不用高地上的有識之士提醒,我都明白是有點尷尬。

廣告

 

然而《造星》確實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ViuTV 截圖)

不少朋友與電視絕交多年,但近日晚上反常地歸心似箭(也拜疫情所賜),甚至仰天長嘯:「好耐無試過定時定候追睇電視」;Facebook(黎智英被法庭禁止使用的)老早不是誰用來交心的平台,但近日很多人在上面為節目流露愛恨,更不介意表明自己「睇電視睇到喊」;香港社會狂風暴雨,但我反而聽到有人慶幸每晚回家仍有娛樂,「《全民造星》係壞日子的唯一安慰」,連流亡在外、絕少流露個人情緒的羅冠聰,在國際大事以外,亦闢出時間追回家鄉的節目,並大讚:「成個製作團隊都好有心!」

好像許久沒有一個香港的電視節目,能吸引那麼多、那麼廣的關注。

特別在大台已倒(這幾年誰還理會台慶、港姐 ?)、品味分散(同一 office、課室,有人看《Queen』sGambit》,有人看《木曜 4超玩》,有人試講「咁大件事都無人講」)的環境下,香港流行文化還能生產茶餘飯後的話題,以至跨越階層、世代的「大事」,尤其難得。

當又一季節目告終,我對結果其實沒什麼想法。反正贏了比賽,也實在不代表什麼——第一季姜濤奪冠還有一百萬元獎金;第二季決賽,大家只記得《山下見》和給梁凌傑的一句RIP,以及「邊疆兄弟」表演時布幕打出的「五大訴求決(缺)一不可」,冠軍是誰?現在有人關注嗎?

但我倒有興趣摸索,《全民造星》作為一個熱潮,是怎樣來的?

畢竟除非觀眾集體失明,否則我們至少要承認,《造星》確有其威力——起碼在很多人眼中,它應該絕不僅是「一場騷之嘛」。

《全民造星》主持人強尼(ViuTV 截圖)

*   *   *

港式真人騷作為技藝

選秀節目其中一個先天優勢是,一如散貨場,它一次過販賣很多參賽者的臉孔、個性、才藝。觀眾當然不會喜歡每一張臉、每一項表演,但總會對兩三個人特別有感覺,會為他的成長而感動,為其成功而鼓掌,為其挫折而揪心。

《全民造星》也一樣,三季節目已有 273人亮相,很難不令人驚訝:「原來香港有那麼多表演者(不論質素)」。當中又以標榜「藝人再出道」、首次有女性加入的第三季節目,參賽者組成最為多元,高矮肥瘦,男女老幼,家庭觀眾總有心水之選——於是有人為「折骨Ben」流汗,有人為 Cloud 的傻氣傾心。

但《造星》節目的成功,並不僅因為有姜濤、Ian、肥仔(第一季參加者)、MC、Hugo(第二季)、Ben、Cloud(第三季)等本身有魅力的參賽者。

原因很簡單:《造星》由 Day One 開始就不是傳統的選秀節目。

圖:ViuTV 截圖

回到 2018年。《全民造星》原本號稱是「一個真正由全香港娛樂界合力塑造的偶像巨星比賽」(見節目首集內容),宣傳期間,不少網民、傳媒均質疑節目是抄襲韓國的《Produce101》,理由其實相當充份。

後來和同事到過 ViuTV 辦公室訪問節目監製花姐,她就解釋,《Produce101》僅是「賣創意給老闆時的說辭」。她真正想做的,不是選秀節目,而是一個呈現參賽者「追夢」過程的「真人騷」,正如她監製過的《脫獨工程》、《慳D 啦 Honey》,以至《真 PK》。

「我們想告訴別人的是,其實有一班大家覺得不太好的人,他們有夢想,我們試下幫他們。整個過程,我們不是想看到他們是不是拿到 100萬(首季冠軍獎金),我們是看他們怎麼成長,對一些事情的反應是怎樣的。」(來自新浪娛樂的訪問)

因此「真人騷」的設定,主宰了每一季節目的流程。尤以第一季為甚,第一次練舞集訓,節目組刻意將一些外形出眾的人放在前排,然後在一旁觀察哪些人覺得不公平,就把他們拉到外面、在鏡頭前講人壞話。又例如節目很刻意將參賽者對製作團隊的(部分)投訴、埋怨,剪進節目內容裡,甚至以此為賣點。

這種節目形式一直沿用至今。《造星》有個崗位叫「撰稿員」,每人負責跟著幾個參賽者(或以組別來分),把對方發生的事都記下來,然後向監製、編審匯報,最後組織內容,判斷哪些值得剪輯出來,便成了表演與表演之間的那些「故仔」。

那什麼「故仔」為之值得?「真人騷」最著重的命題,有矛盾、成長。

如今很多人為《造星》動心、著緊,與其說他們喜歡某些新星、某些表演,倒不如說,大家透過製作組的眼睛,穿過幕後設定的「故事」框架,為某某參賽者「突破自身」而感動,為某某組別鬧不和而氣憤,甚至把某些「不討好」的角色當成殺父仇人(「點解咁都唔out 佢!!!)

林二汶與 A 組學員(圖片來源:林二汶 facebook)

這樣反而解釋了,為何《造星》總決賽反而往往沒節目那麼好看——作為直播大騷,它的環節往往熟口熟面(對,又是 MIRROR表演了),而且更重要是,總決賽只能呈現參賽者的台上表演,卻再沒有旁白的敘述、製作組為參賽者及其演出編排的故事。除非表演者一鳴驚人(像去年《山下見》一樣具時代意義),否則很難再在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當然這種手法不一定人人受落,網上一直有人狠批節目,「節目九成是情緒、故事、八卦、意見、做戲、包裝,真實的才藝和表演、努力和汗水,都不知有沒有一成…ViuTV根本就是在行騙,在騙觀眾塞 airtime」,但不能不否認,這種「真人騷」的處理,也成為《全民造星》與以往香港或今天世上其他地方選秀節目的最大分別。

甚至可說是有種屬於香港的獨有特色。

也別看輕這些功夫。要純熟而準確地在每季節目均發揮功效,成功挑起觀眾七情六慾,其實殊非易事——如何在「講」故事和「造」故事之間拿捏?(岑應式真人騷、早年ViuTV的「買樓真人騷」都是後者)如何做到煽情而不矯情,甚至能帶動觀眾笑中有淚?怎樣在「真人騷」框架下盡量符合選秀節目要公平的原則(或至少令觀眾相信這場騷相對公平)?

以上難題加起來,原是一種港式文化製作的 craft。

亦因此《造星》一直難以被複製。即使同樣在 ViuTV播出、一度被視為女版《造星》的《廣告女皇》,因製作團隊不同,完全變了另一回事;事實上,開台時聲稱主打「實況節目」的 ViuTV近年除了《造星》外,有話題、有質素的 reality entertainment 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花姐(黃慧君)

*   *   *

由造星到做人

先旨聲明,我一直是《造星》的忠實擁躉,由第一季第一個參賽者(後來被選入 MIRROR的Stanley)的表演,一直睇到第三季總決賽最後一個表演,一集不漏。節目主題曲,當然是倒背如流——主要苦練那個高音的「星」字。

但另一方面,我對這個節目一直有很大戒心——原因同樣是節目名那個「星」字。

《全民造星》節目的前設非常偉大,第一季第一集就聲言要為明星凋零的香港演藝圈製造明星。我不是天文學家,但香港流行文化的歷史告訴我,明星的出現,既拜先天因素所賜(歌精舞勁加靚仔),但更多源於社會背景(如梅艷芳小時候在荔園賣唱)、後天加工(如「四大天王」乃大眾媒介操作下的產物)。然而,今時今日的香港,能否繼續「造星」?甚至更核心的問題在於,我們仍有否需要炮製昔日意義下的「明星」?我和很多觀眾一樣有疑問。

第一季節目基本上圍繞這個「星」字。特別是評判安排上,每一輪都由不同的娛樂公司派人坐席,為整個行業挑選「明日之星」的味道,尤其強烈。總決賽最終由公認最具明星相的姜濤奪冠,並獲評判周慧敏大讚是「香港很久沒有見到有這種光芒的star」,完全符合節目對「星」的標準。

MIRROR

第二季節目亦無可避免地繼承了這套「香港明星」的傳統標準——外型高瘦、臉孔俊俏、唱得跳得,由最完美符合以上標準的參賽者(Phoebus)奪冠,亦是順理成章。然而同一時間,《全民造星》裡的「星」字,在這一季亦開始出現變奏。

說的是去年其中一個最受注目的參賽者Hugo。作為表演者,他的技藝擺明談不上超班,但其聲音和唱腔令人一聽難忘;作為一個男性選秀節目參賽者,他的五官、身形擺明與「偶像」無關,卻由試鏡階段就不介意流露自己陰柔(以至八婆)一面,甚至頻繁在節目表演流淚、扭腰、大笑。作為一個人,Hugo非常有趣;而《造星》節目能夠將他這一面捕捉、流露、包容(而非壓抑),有一定功勞。

比賽後不久,拉著同事衫尾,跟穿上一身豹紋外套的 Hugo在觀塘工廈互噴口水近三小時(當時未有疫症),他就直言,自己最著重的不是做星,而是做人:「我從不相信什麼『你妥協十年之後就可以做自己嘢』,如果你一開始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十年後一定成功過現在妥協。…做人一定要有自己底線,唔好成日討好人哋,你開始討好一個人,就會討好第二三四個人,就會好乞人憎。」

Hugo(右)與組員 Heartgrey(左)

到了第三季,雖以「藝人再出道」為題,但節目已甚少再探討何謂「明星」、什麼是「星味」(評判黃真真例外)。而同樣自我風格強烈、演藝圈中不屬主流的林二汶、彭秀慧擔任導師,更令節目完成由「造星」到「做人」的過渡、演變。

於是近月不少觀眾都說,最初被這一季節目吸引的,與參賽者的歌聲、舞步無關;最抓住大家心情的,反而是林二汶和彭秀慧的眼淚、教誨,及他們與參賽者、工作人員之間的關係與感情。

「我經常講,這個節目會拍完的,冠軍也會走的,而我們的路是不夠遠。因為你們真正要走的路,是人生。…你們在這裡學到的任何東西,以後用不用,我都希望你們很有自由、很有力量地繼續活你們的人生,這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比賽而忘記表演,不要因為輸贏而忘記好好地活。」

——林二汶在同組學員演出《還不夠遠》落敗後的感言

 

整季節目下來,最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出,也往往不是唱得最好、跳得最勁、技巧最純熟的明星表演,而是觸及夢想(如《給十年後的我》、《TrueColors》)、關係(《想念》)、生活(《同化 · 不同化》)、缺陷(《還不夠遠》)等「做人」命題的作品。

講愛、成長、自我實現,其實很老套,有人很受落,也有人受不住,甚至評價「返教會團契咩」,也很平常。

但若以參賽者歌不精舞不勁(或不及其他選秀節目)來質疑觀眾們集體失明,這卻是抓不著癢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2016 生活好幫手.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