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陳可冀

千百年來,長壽都是人類不斷追求的。從古時徐福東渡尋求不老仙藥,到如今科學研究各種各樣的長壽保健方法,無不體現了人們對長壽的渴望。

 

老年學家對壽命有幾種提法:一曰自然壽命,指個體的最高年歲,中醫學稱「天年」。 《黃帝內經》謂人的“天年”當是“度百歲乃去”,《尚書·洪範》稱“以百二十為壽”,說明人的自然壽命活到100~120歲是正常或可能的。二曰預期壽命,指群體的平均壽命,我國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升到2018年末的77歲,達到一個較高水準。三曰曆法年齡,通常所說的“世上難逢百歲人”, 指的就是它。四曰生理學年齡,這就是醫學界提出的要“保持年輕的活力”, 爭取延長人的精力旺盛期達15%~20%,也就是說要比同曆法年齡的人身心更為健康,所謂“老當益壯”“年高而不老” “壽高而不衰”,延緩衰老的到來。

由於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達、醫藥條件的改善,當今人們的平均壽命得到了大幅度延伸,我們已經進入長壽的時代,人們不僅要實現存活期的延長,更要保證生命的質量,將壽命與健康結合。在我看來,活得長,其實不如活得好,如果長壽是以降低生活水準為代價,變成毫無快樂而言的“苟活”,那就失去了長壽的意義。

人類的老化和壽命都是自然規律,我們不要刻意追求壽命的長短。不過人類壽命的長短約有10%是由遺傳因素決定,剩下的大部分是由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來決定的,所以保健和養生是很有必要的。古人雲:“有養生之道,無長生之方”,這是很實在的概括。對於養生我們要做到“從不刻意,卻不隨意,但要注意”,建立科學的、聯繫個人實際的養生方法,培養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養生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對生命的全方位關注,它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升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

關於養生保健,我認為首先是厚德養性。在古代文獻中,「養性」幾乎是養生的同義詞,例如「百病生於氣,養生先靜心」「養生莫若養性」。 《黃帝內經》在分析百歲老人長壽原因時指出:「所以能年皆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這種重視修養與健康長壽關係的觀點,與現代醫學發展模式和新的健康概念是相通的。

其次是中庸調和。它追求的是人身陰陽、氣血、動靜的多方位協調,而不是局部的解剖學或單純的某一生理效應,如形神共養、動靜結合、精氣神合一、天人合一,飲食起居必須做到節制、規律。在中國傳統養生術中,提倡「動靜結合」。老年人要堅持運動,可以適當做氣功、太極拳、八段錦、內養功等練習,但要考慮到身體狀態,「動以養生,但莫大疲」。

【第二代】黃秋葵黃秋葵, 黃秋葵牡蠣肽黃秋葵牡蠣肽功效黃秋葵牡蠣肽成分黃秋葵黃秋葵牡蠣肽黃秋葵牡蠣肽功效黃秋葵牡蠣肽成分男性性生活時間短 | 陽痿 |早洩 |尺寸短小|陰囊潮濕|前列腺炎|中途疲軟| 勃起不堅|勃起慢|勃起困難|晨勃少 | 手淫頻繁 |腎虛腎虧|敏感易射精

最後是修身養氣。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萬物包括人類,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因此,養生的重要目的,就是學會如何保養人體之氣。醫家養生,則以保養正氣為本。正氣,包括人體抗病、調節、代償諸功能。從臟腑功能來看,又重在脾腎,可透過節欲、運動、針灸、按摩、食療和藥物諸措施來多方面調理、扶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