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會在吃完甜食後,突然有一股酸水往上嘔,俗稱「溢赤酸」?或是突然有一口熱熱的東西往上跑,胸口感覺非常灼熱,有「火燒心」?小心,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上身!近幾年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從健康檢查數據來看,最早從7%~8%,現在是13%~14%,最近甚至統計是25%,即每4個人即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雖然,健保署統計每年約近80萬人看診,但是病人實際數字應該遠大於此,估計大約有3~4百萬人有此問題,高居亞洲之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胃食道逆流卻不治療,可能會走上「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三部曲的命運!



胃酸是怎麼來的?

在談到胃食道逆流是怎麼形成之前,先來了解胃酸是怎麼來的?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胃酸是由胃黏膜的壁細胞分泌,空腹時基礎分泌量為每小時30至100cc,胃酸分泌在入睡後幾小時達到最高峰,清晨醒來前最低。胃酸的主要功用包括:殺菌和消化食物,同時也會分泌胃液來保護胃黏膜,也能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助消化蛋白質,而胃蛋白酶正是負責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的主要酵素,可以說胃酸是生理作用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胃酸到底有多酸?

那麼,胃酸到底有多酸?胃液中的胃酸PH值大致為1.5至2之間,是屬於強酸,如同鹽酸,購買的鹽酸PH值約為0.~1,所以胃酸也夠酸了,尤其,一般是吃完飯1.5~2小時,是胃酸最酸的時候,因為必需要去活化胃蛋白酶,也必需在這麼酸的環境下才能發揮作用。

一般人都曾經在國中做過一個實驗:把鹽酸滴到大理石時,大理石就會冒煙。而令人好奇的是,胃為什麼會耐酸,原來是胃壁有一層黏液保護,保護胃壁不受胃酸侵犯;但是食道非常怕胃酸,因為食道沒有那一層黏液來保護,所以當胃酸跑到食道時,就會發生發炎症狀了。



什麼原因為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呢?

包括肥胖、暴飲暴食會把胃撐大,導致胃部壓力上升,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酸一旦分泌過多,恐易導致潰瘍。如果長期過量的胃酸跑到本來不該去的地方,例如食道,則會產生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甚至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 esophagus),更危險的是,容易惡化成食道腺癌。根據統計顯示,約有2%胃食道逆流患者會進展成巴瑞特食道症,且惡化為食道癌的風險,是一般人30到60倍,實在非常驚人!

胃食道逆流是怎麼發生的?

胃酸為什麼會逆流?其實,一般正常人的食道與胃交接處「下食道括約肌」收縮緊閉,胃酸不會逆流到食道。但是,因體質或懷孕、疝氣等因素,使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胃酸逆流往上進入食道,即胃食道逆流,並可能造成食道傷害或氣喘、咽喉炎等症狀。

蕭敦仁醫師分享,通常在門診會被患者詢問:為什麼我會得到胃食道逆流?是我的胃酸分泌比別人多嗎?其實,一般來說,並不是你的胃酸分泌比別人多,而是胃酸跑錯位置!該在胃裡卻跑到食道,食道沒有黏液層不耐酸,遇酸會發炎,就產生火燒心、溢赤酸的問題,雖然不會一下子造成健康影響,但是一吃錯食物就會發生不適的困擾。

既然胃酸分泌沒有比別人多,為什麼會有胃食道逆流?原來是蠕動異常!照理說胃酸把食物消化完之後,應該跑到十二指腸,十二指腸因為有膽鹼可以中合胃酸,一中合就趨近於中性,就沒有問題;但是當胃酸往上跑到食道,蠕動異常反向了,食道沒有保護機制,也無膽鹼可以中合,所以食道就會因而受傷了。

總結來說,胃食道逆流基本上是一種蠕動異常的問題!而且通常與自律神經有關,因為控制腸胃蠕動的神經系統即是自律神經。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來看後天原因,有體重過重肥胖的人,是引起胃食道逆流後天原因之一。尤其,以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逐年升高的曲線,對照國人肥胖的比例曲線,兩者呈一致性的增長。所以,肥胖的人口愈多,胃食道逆流的人也愈多。我們的腹腔最外層有一層油,肚子的裡面還有一層脂肪,叫內臟脂肪,內臟脂肪的下面即是胃,當過度肥胖內臟脂肪一多往下壓,台語叫「淺腹」,即吃一點點食物就往上跑,那是因為胃的壓力太大,也可以說是腹壓太大的關係。當胃的壓力超過下食道括約肌所能承受的壓力時,就容易逆流。以上都屬於引發胃食道逆流後天原因。



至於,先天性的原因引起胃食道逆流,其中之一即是下食道括約肌比較鬆。有的人從小下食道括約肌就比別人鬆,所以胃酸就容易往上跑到食道,以致於人就像一頭牛一樣,一喝牛奶就會往上溢奶,長大一點一吃食物甚至會跑到嘴巴裡,咬一咬再吞下去,如同牛在「反芻」一樣。

什麼是下食道括約肌?有何功能?

在食道末端與胃連接的地方,有一圈環狀的肌肉將食道與胃分開,稱之為「下食道括約肌」,又稱「賁門」。主要作用是吃進的東西只准進不准出,防止胃中的食物逆流進入食道。一般正常情況是食物進入食道後,會自然隨著食道此輸送帶抵達末端的下食道括約肌,然後下食道括約肌會藉由神經反射作用而放鬆打開,以利食物順利進入胃部,再繼續進行下一階段消化步驟。因此,理論上食物就不能離開胃往上衝,但是下食道括約肌有限,尤其當胃的壓力太大時,無法抵擋住這一股力量,就會形成破口,賁門一開,胃酸就往上衝進食道了。

下食道括約肌如同褲子的鬆緊帶,只會愈穿愈鬆,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

還有一個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先天原因,是發生更嚴重情況的裂孔疝氣!裂孔(Hiatus)是指橫膈膜上消化道通過的孔道,此孔道由橫膈膜肌肉環繞,當此處的肌肉退化,或當胃的壓力再更大一點時,腹壓過高破壞了裂孔的閘門功能,就會導致胃或腹部器官向胸腔推擠,也就是把整個胃都拉到胸腔,此時,橫膈膜也鬆掉了,胃就往上跑,於是產生裂孔疝氣,使得每天胃酸都是長趨直入,患者在生活上造成困擾,也必需天天吃藥控制。

令人好奇的是,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與裂孔疝氣兩者之間有互相影響的可能嗎?蕭敦仁醫師表示,其實兩者是會產生1+1>2的作用,意思是指如果同時有兩者情況的患者,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將會加重。如果要避免發生這樣的風險,最根本的解決方法,仍然是不要讓自己過度肥胖使內臟脂肪過多,進而去壓迫到胃部,造成腹壓過大。

了解以上所說胃酸的形成、胃食道逆流的成因之後,接下來要關注的是到底胃食道逆流有哪一些症狀,才能夠儘早提高警覺?



胃食道逆流有2個最明顯的典型狀:即「溢赤酸」與「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

胃食道逆流有2個最明顯的典型狀:即「溢赤酸」與「火燒心」。

電視廣告常聽到:「醫生,我溢赤酸、火燒心…」,到底這是什麼感覺?其實,「溢赤酸」即是有胃酸逆流感,吃完甜食後有一口酸水從胃往上衝湧上來;另一個是「火燒心」,覺得一口熱熱的東西往上跑,胸口感到非常灼熱。

【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胃食道逆流還有一些非典型症狀,容易讓人混淆,以為是胸腔或心臟出了問題。主要像是慢性咳嗽,而且是乾咳一咳好幾個月好不了,或是咽喉癢癢的。

《案例》:

有1名患者一直乾咳,被診斷出疑似肺癌,並且經過X光、電腦斷層檢查都排除是胸腔疾病,後來患者求診診斷,其實只是胃食道逆流,經過藥物治療把胃酸降低,僅一週的時間,就不再咳嗽了,連患者也直呼:「太神奇了」!

頻頻乾咳好不了,這樣的情況在中老年人身上特別多,尤其65歲以上的老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有一半,常聽人說:「老人嗽」,查不出問題,往往就是胃食道逆流。

《提醒》:

當出現咽喉癢癢的乾咳、無痰的咳嗽,並且超過6周為慢性咳嗽時,已經看過胸腔科檢查排除支氣管炎,或是去過耳鼻喉科看過也都沒有問題時,就要考慮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惹的禍。

再來看一個非典型的症狀:胸痛,痛的像是心臟病。一般說來,胸痛主要有4 個可能疾病包括:心臟、肺、食道、肌肉骨骼系統。但是,本身沒有在做運動,沒有骨骼肌肉拉傷問題,往往後來轉至腸胃科做胃鏡檢查,果然發現是胃食道逆流。

《案例》:

蕭敦仁醫師分享曾經有1名患者長期胸痛,於是到心臟科求診,也做過心導管檢查,並已經排除心臟問題,沒有血管阻塞,也沒有心律不整,後來轉至肝膽腸胃科繼續查原因,像這樣的患者往往都是自律神經的問題。

另一個非典型的症狀是耳鼻喉科診斷為「喉球症」,即喉嚨如有一顆球哽在那裡,一直有東西想清出來。此外,還有可能引發中耳炎,因為從中耳到咽喉有一條管,叫耳咽管,從解剖學來說稱為歐式管。事實上,中耳與咽喉是相通的,當胃酸逆流往上甚至可能跑到中耳,於是引發中耳炎。曾經有1名病人來求診表示感到納悶,告知醫師經過服用胃食道逆流藥物治療之後,耳朵發炎情況好多了,積水也消退了,也不疼痛了。另外,非典型的症狀也要小心胃酸會侵蝕聲帶,讓人聲音沙啞,再也無法高歌。

《案例》:

曾經有1位中年企業公司董事長,因為聲音沙啞兩個月,偶然聚會唱歌,竟然發現高音唱不上去;後來做胃鏡檢查赫然發現是胃食道逆流,而依據ABCD四級分類,他已經是屬於C級重度,食道不僅嚴重逆流,還已經達到潰瘍程度,整個食道一半都被胃酸侵犯,因為胃酸跑到咽喉,並且咽喉嗆到,胃酸又跑到聲帶,而造成沙啞失聲,才是造成高音唱不上去的元凶。

還有牙科也會收治到容易忽略的非典型的症狀,出現牙齒琺瑯質被胃酸侵蝕,有時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造成。

《提醒》:

當出現以上典型、非典型症狀時,就要特別小心提高警覺,一旦透過檢查確認排除不是心臟心血管疾病、肺臟胸腔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口腔疾病等問題時,及早求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胃鏡檢查,以確認是否罹患胃食道逆流。如果的確是胃食道逆流,接下來就要靠醫師診斷已經達到哪一級程度:



一旦確診為胃食道逆流,千萬不能置之不理,除了就醫接受治療,更的是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遠離危險因子,才能避免惡化,走上「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三部曲的不幸命運!

【胃食道逆流依嚴重程度分ABCD四級】:

國際間常用洛杉磯分類法(The Los Angeles Classification),來將胃食道逆流做分級,這是源於1975年世界上有許多國家腸胃科的專家曾經在洛杉磯開會,是以內視鏡診斷,將胃食道逆流依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分為A、B、C、D四級,並有以下定義:

●A級:食道括約肌往上一條或多條黏膜破損傷口不超過0.5公分,並不延伸超過兩條黏膜皺摺。

●B級:食道括約肌往上一條或多條黏膜破損傷口超過0.5公分以上,但並不延伸超過兩條黏膜皺摺。

●C級:黏膜破損在兩條黏膜皺摺間傷口互相相連。

●D級:黏膜破損在兩條黏膜皺摺間互相相連區域已經是達到一圈超過75%。

A級是輕度,B級是中度,而C級、D級則是重度,重度就需要藥物治療了。

如果大家看不太懂這四級的定義,蕭敦仁醫師特別再進一步說明,食道與胃黏膜的交界有一界線叫Z line,靠近食道括約肌賁門為基準起算,往上看傷口的高度,超過0.5公分以內A,超過叫B,兩條連在一起叫C,互相相連區域繞了超過4分之3以上就叫D。

一旦進入C級D級重度時,下一步是令人最擔心的,如果有胃食道逆流都不理會,就有可能先惡化為巴瑞氏食道症,甚至最後演變成食道癌,走上「三部曲」的命運!

在胃食道逆流與食道癌中間還有一個巴瑞氏食道症,可以說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什麼是巴瑞氏食道症?

什麼是巴瑞氏食道症?此癌前病變是什麼樣態?以食道與胃黏膜的交界線為基準,一般往上有一條細腺被胃酸侵犯的傷口,但是,巴瑞氏食道症是一片傷口,好像一個舌頭往上伸,比較寬的位置,當一發現此樣態時就會高度懷疑是巴瑞氏食道症。為了確認,肝膽腸胃科醫師會馬上進行切片檢查,而不能僅用肉眼觀察,將切片送去實驗室化驗,由病理科醫師以福馬林固定後染色,將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看到已經有細胞發生變化了,有慢性發炎、淋巴球浸潤,就可以確認是巴瑞氏食道症了。並且會提醒患者要小心,未來轉變為食道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0至60倍!

一旦診斷為巴瑞氏食道症,必需持續吃1年的藥,不能停藥,要好好治療,並且改善生活習慣,飲食注意、不要太緊張、壓力太大等。隔年再做胃鏡檢查,根據臨床經驗發現,大概有3成的患者能逆轉回去!相對的,如果不治療,就可能惡化為食道癌!

《案例》:

曾經有1名男性患者年僅29歲,且是家中獨子,本身早就患有胃食道逆流,但是遲遲未就醫治療,長大成人後,體重已經飆至90公斤,經年仍然有胃食道逆流症狀,自己卻隨便買制酸劑的胃藥吃,竟不知食道黏膜早已經有癌病變。結果有一次連藥物都壓不下來,只好到蕭敦仁醫師門診求診,經過胃鏡檢查赫然發現有一個腫瘤在食道下方,經過病理切片確診為食道腺癌。於是全家人哭成一團,陷入愁雲慘霧當中…。所幸最後開刀與藥物治療,預後控制不錯。

提醒,一旦確診為胃食道逆流,千萬不能置之不理,除了就醫接受治療,更的是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遠離危險因子,才能避免惡化,走上「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三部曲的不幸命運!



容易罹患胃食道逆流的危險族群。

【胃食道逆流有這一些危險因子】

提到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排名第一名是肥胖,男生通常被診斷多為胃食道逆流重症,因為男生一般體重比女生重,特別是肚子上的肥油比較多,因為內臟脂肪會壓迫胃部,使腹壓增加而加重胃酸逆流;至於女生也不少,但是女生輕症比較多,因為女生容易緊張,通常與自律神經有關,會產生比較多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所以,實際統計起來男女罹患胃食道逆流人數差不多,而男生多重症,女生則多輕症。此外,女生在懷孕生產前的3個月即第三孕程時,因為子宮膨大壓到胃,與肥胖的人同理,也比較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孕婦必要時,可以接受醫師診斷開立藥物服用緩解。

至於,坊間也有一說:「容易便祕,也是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究竟便祕和胃食道逆流有關嗎?蕭敦仁醫師表示,自己曾經在消化系醫學會進行胃食道逆流的演講,下台後有1位中部專科醫師來分享臨床觀察表示,似乎便祕的人比較容易有胃食道逆流,於是蕭敦仁醫師也回應似乎也有觀察到有此趨勢,但是文獻上記載並不多。可以理解兩者有關的論點是,從嘴巴一直到肛門這整個腸胃道,本來應該很通暢,如果因為便祕造成下游阻塞不通,就有可能逆流往上,所以,排便不佳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門診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時,也會注意讓患者保持排便順暢。

此外,還有喜歡抽菸、喝酒也是危險因子,因為主要是菸的尼古丁,還有咖啡或巧克力的咖啡因,以及酒精,都會影響腸胃蠕動,並且降低胃食道交界處括約肌的鬆緊度,直接使下食道括約肌鬆開,一旦鬆開就容易使胃酸逆流,因而造成食道黏膜發炎受損。

另外,還有太甜與太油這兩種味道,也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開,一旦鬆開就會出現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大約在幾十年前曾經有人以狗作為實驗,把一根測壓力的管子擺在括約肌位置,另外再用一根鼻胃管從鼻通到胃,給牠灌下甜的、油的液體,時間沒有多久,觀察量測壓力的那一根管子,發現壓力往下掉,原來就是下食道括約肌鬆開了。但是,灌蛋白質、鹹的液體,下食道括約肌卻是關緊狀態,不受影響。其實很早以前的生理研究就已經有這樣的結論。



當胃酸不斷往上跑到食道,侵犯到食道,原本食道就不耐酸,第一部曲可能就產生潰瘍,即產生破皮了,此時就是破皮的食道炎。

【胃食道逆流有6大併發症】

蕭敦仁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併發症大致可分成兩大分類,一是胃酸跑到食道之後,會引發相關食道炎、巴瑞氏食道症,甚至食道癌這3個部份;另一是胃酸跑到氣管與肺部之後,會引起聲音沙啞、氣喘、吸入性肺炎這3個部份。所以合計起來恐有6大併發症,但是,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仍然是食道癌!

●併發症1/食道炎:

當胃酸不斷往上跑到食道,侵犯到食道,原本食道就不耐酸,第一部曲可能就產生潰瘍,即產生破皮了,此時就是破皮的食道炎。

●併發症2/巴瑞氏食道症:

如果反覆發生食道炎或潰瘍,時間久了就會發生第二部曲即巴瑞氏食道症。此時會比較麻煩,因為巴瑞氏食道症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併發症3/食道癌:

如果已經是巴瑞氏食道症,再不理會,就會產生食道腺癌,即走入第三部曲。

●併發症4/聲音沙啞:

逆流上來的胃酸如果嗆到氣管時,第一個會影響在氣管開口的聲帶,就會受到影響,像是聲音啞掉,唱歌唱高音上不去,就是此原因。

●併發症5/氣喘:

如果胃酸再往氣管往下跑一點點,只要有一點點胃酸嗆到氣管,就會使氣管發炎,產生氣喘,會感覺呼吸不順,或發出咻咻的聲音。如果胸腔科醫師沒有深究到這一點,而只知道開立支氣管擴張劑藥物,開始使用吸入性的類固醇治療,逆流問題仍然持續存在。所以,假設體重有過重情形,或許有一點逆流的感覺,突然發生氣喘了,就要警覺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了。提醒,台灣氣喘人口愈來愈多,除了空氣污染有關,但是其實也可能與胃食道逆流息息相關。

●併發症6/吸入性肺炎:

胃酸再往下一點到達肺部,一般人喝東西不慎嗆到,會有自然嗆咳反應,東西嗆到氣管時會劇烈咳嗽,其實那是一個保護作用,是想辦法要咳出來,在年輕人反應強烈,但是老年人沒有體力,像是前總統李登輝98歲高齡,生前也是因為喝牛奶嗆到,但是咳不太出來時,食物中會有各種細菌進入肺部,輕則產生氣喘,嚴重就發生吸入性肺炎。

事實上,胃酸都不應該跑到食道、氣管,都不應該有胃酸的存在,一旦長期有胃酸,就可能產生發炎,而引起一些併發症。



胃食道治療2大目的,一是把胃酸降低,另一則是抑制胃酸分泌。

【胃食道逆流治療有2大目的】

藥物很重要有兩個重點方向:一是把胃酸降低,另一則是抑制胃酸分泌。

先來看把胃酸降低的部份:所有胃食道逆流造成的危害都圍繞在酸的這件事,把酸降下來症狀就會減輕,通常會使用到第二種藥物是把腸胃道蠕動調整正常,因為腸胃道蠕動本來即靠自律神經來控制,所以使用自律神經的藥物,腸胃蠕動會趨於正常,即可緩解症狀。

坊間常見用藥迷思,像是「胃酸過多,吃胃乳片可以一直吃下去嗎?」

胃乳片其中含有鋁或鎂這兩種金屬,此兩種成分大致進入胃部之後,可以中合胃酸,包括常見市售的胃散,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是,鋁攝取太多,會讓人擔心影響記憶問題;至於鎂攝取太多,也會令人擔心影響心臟功能等副作用。

再來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也並非都完全沒有問題。最早有阻斷組織胺作用的藥物出現,主要作用在抑制晚間胃酸的分泌,但是對飯後胃酸逆流及胃酸分泌效果並不佳。後來質子幫浦阻斷劑簡稱PPI被研發出來,吃下去之後,胃酸大概在24小時內胃酸的PH值可以拉到3~4之間,原本胃酸PH值是1.5~2之間,這樣等於PH值拉高到100倍,等於比較趨近於弱酸了,於是患者反應服用這種藥物之後,即使感覺有逆流的東西往上跑,卻感覺像是白開水,不會不舒服。

《提醒》:

但是,給病人的衛教單有一句話很重要:「不要以為胃食道逆流吃藥就會好,因為生活飲食習慣不改,胃食道逆流仍然會永遠跟著你」。因為絕大多數原因與生活飲食習慣、體重有關,正本清源仍然是要先處理這些問題,如果還是照樣吃油、吃甜、晚上應酬還需要抽菸、喝酒,即使靠服用藥物,僅能在有使用藥物時稍微將胃酸壓住,但是一旦停藥,沒有隔多久時間逆流症狀又會出現,必需再求助醫師。甚至有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會請醫師開立連續處方箋,其實,胃食道逆流在健保定義並非屬於慢性疾病,所以並不符合慢性疾病連續處方箋的對象,當然也就不可能強醫師所難,幫忙開立連續處方箋了。

胃食道逆流嚴重到什麼程度,才需要靠手術治療?

由於往往藥物服用需要很長的時間,再加上許多患者不容易做到,或不願意改變生活飲食習慣,或是減重不容易等因素影響,甚至有的患者會告訴醫師:「給我藥物,其餘免談」!必需再次強調,如果連生活飲食習慣都不願意改變,當連藥物都控制都不好的時候,只好轉給外科治療。臨床經驗發現,在100名胃食道逆流患者當中,真正最後轉外科手術治療的大概僅佔1~2人,其實比例非常少,大部份患者只要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再加上遵照醫師囑咐規律用藥,大多數患者都能獲得大幅度的改善,生活品質也能明顯提升,而不需要轉到外科治療。

如果真的不得已轉到外科,外科醫師會採取腹腔鏡將胃拉上來,並且把括約肌綁緊一點,讓胃酸不容易跑上食道,可以降低不適症狀。此外,現在還有比較新式的治療,是內科醫師即可執行,就是以內視鏡進入在食道處採用射頻或針造成局部發炎,讓食道括約肌的肌肉增生,目的也是讓胃酸不容易往上跑到食道。

所有胃食道逆流的手術治療核心的重點:就是在酸的處理!避免讓胃酸跑錯位置往上跑到食道,造成日後發炎引起併發症!

最後,蕭敦仁醫師提醒大家要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生,不妨牢記日常以下12個秘訣:



預防胃食道逆流要從飲食做起。

【預防胃食道逆流12個秘訣】:

●不要吃太甜:每日糖攝取低於50公克。

●不要吃太油:每日脂肪攝取男70公克、女55公克。

●不要吃太飽:用餐建議七分飽即可。

●不要吃太快:每餐用餐時間以20-35分鐘為佳。

●戒菸:長期抽菸,容易使食道括約肌鬆弛,產生胃酸逆流。

●戒酒:有喝酒習慣,容易使食道括約肌鬆弛,產生胃酸逆流。

●不要太緊張:放鬆心情,減少胃酸分泌。

●不要太忙:適時休息,減緩胃酸分泌。

●不要壓力太大:適度紓解壓力,避免胃酸產生。

●不要讓體重上升:維持正常體重,避免胃部壓力,使胃酸逆流。

●小心排便要順暢:避免經常排便不順,使腹壓增加造成胃酸逆流。

●按時吃藥:一星期感覺胃酸逆流次數超過兩次,可能要先每天吃藥,若頻繁發作,要找醫師診治並用藥物治療。


 胃食道逆流恐害氣喘、食道癌6大併發症!名醫教你12招快速自救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