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 AM 730《鈺成其事》

財政司司長說,「關愛共享」是今年預算案的重要方向;他承認預算案「覆蓋面不足」,部分市民未能受惠,所以政府將撥款給關愛基金「補漏拾遺」。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都一致和應,認為由關愛基金為預算案補漏拾遺是最合適的做法。行政長官還特別指出,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演辭早有「伏筆」,表明有群組未被涵蓋,會利用關愛基金去處理。

翻查預算案演辭裡提及關愛基金的「伏筆」,是這樣的:司長在宣布向綜援人士發放額外兩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以及對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作出相若安排後,繼續說:「此外,我會邀請關愛基金考慮為非領取綜援的非公屋低收入住戶(俗稱『N無住戶』)推行短期紓困措施」。

司長委託關愛基金推行的紓困措施,有十分明確的針對性:受惠者是「非領取綜援的非公屋低收入住戶」。司長所說的「俗稱『N無住戶』」,指的就是這個群組,不包括任何其他人。這和司長堅持使用公共資源要「有針對性」、反對「漫無目的」地派錢,是完全一致的。無論怎麼解讀,都看不到演辭裡有提出由關愛基金把受惠對象擴大到預算案涵蓋範圍以外的「伏筆」。

不過,不管有沒有伏筆,也不管由關愛基金來承擔補派任務是否恰當;政府決定拿出額外資源補派給被遺忘了的市民,讓更多人可以分享經濟成果,總是好事。問題是:補漏拾遺會把受惠對象擴大到甚麼範圍?關愛基金憑甚麼標準決定到哪裡去找應補之漏、可拾之遺?

財政司司長清楚表明,補漏拾遺不是扶貧,而是要「讓市民分享經濟成果」。(這正是堅持關愛基金應以扶貧為宗旨的人提出反對的理由。)負責操作關愛基金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特別指出,補漏範圍會包括家庭主婦;那麼,屋邨師奶和豪門闊太都應一律照派,因為那是分享,不是扶貧。

歸根究底,補漏拾遺是否會覆蓋預算案遺漏了的所有人?他們是否全部獲得補派?

如果是,那和不分貧富全民派錢有甚麼區別?

如果不是,那沒得派的是甚麼人?憑甚麼理由不讓他們分享經濟成果?

本文由作者授權,從 http://tsingyoksing.hk/ 轉載


 誰獲補派(曾鈺成)